Custom Thumbnail
题图:Nikkei Asia

新加坡Patsnap推出AI驱动的专利搜索

垂直领域的专家型的AI将会越来越多。

Patsnap是一家位于新加坡的初创公司,专注于帮助企业搜索和分析专利信息。如今,该公司正越来越多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为特定行业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

Patsnap联合创始人关甸(音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目前拥有超过12,000家企业客户,其中包括特斯拉、西门子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Patsnap希望通过新推出的服务,吸引更多来自制药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客户。

Patsnap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聊天机器人回答研究人员和知识产权律师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地区复杂的专利文件。这通常是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或进军新市场时所遇到的巨大挑战。这些服务还帮助客户跟踪竞争对手最新的技术进展。

该公司的大型语言模型基于累积的2亿个专利、100万本科学技术书籍以及数十亿条新闻和其他资料,经过Meta开源AI模型的训练而成。

关甸表示:“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说,构建基础模型非常昂贵,这样做并没有意义。”她认为,Patsnap的AI模型具有“专家型”特征,能够帮助各个领域的专家获取更多技术信息,而现有的服务如ChatGPT则更适用于广泛的一般知识。

她表示:“现在是时候让在特定垂直领域,比如专利、医疗或营销这些拥有专业知识的公司,开始在这些语言模型之上进行构建了。”

Patsnap于去年开始了自己的生成式AI开发,今年推出了针对通用知识产权及制药行业专利的服务,并正在筹备面向材料科学领域的类似服务。

该公司由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涂恩(Jeffrey Tiong)于2007年创立,当时他刚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在美国一家医疗初创公司实习时,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师的涂恩发现分析专利非常困难,因此产生了这一产品创意。后来加入的联合创始人关甸负责管理亚洲业务,之前学习计算机科学。

Patsnap的早期投资者包括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旗下的Vertex Holdings基金。2021年,在软银集团愿景基金和腾讯控股的领投下,公司完成了3亿美元融资,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美国知名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也曾投资该公司。

关甸表示,Patsnap的年经常性收入(这是一个重要的软件即服务公司指标)已经达到1亿美元,并在今年实现了盈利。

她提到,Patsnap即将着手为IPO做准备。“我们还需要至少2~3年的时间才能进行实际的IPO,但一切都取决于市场时机,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目前,美国和中国客户占该公司收入的约70%。关甸表示,Patsnap正在扩大在日本的团队,期望将日本市场的占比从目前的小数部分提升至约10%。

她认为,全球供应链脱钩引发的美中两国企业竞争,正“迫使双方投入更多”于研发,这为Patsnap带来了更多的业务需求。

赞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好文章值得赞赏

相关推荐

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