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一枚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从中国北部山西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该火箭搭载了“千帆星座”第三批组网卫星,这个网络计划部署数千颗卫星组成“巨型星座”,为全球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千帆类似于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提供的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
Starlink运营四年来取得显著成功,已与航空公司、航运公司签约,并拥有400多万个人用户,估值达到据报道的3500亿美元。在全球提供快速互联网服务,需要部署大量卫星。Starlink目前已在轨道上部署近7000颗卫星,获准在未来几年内发射多达12000颗卫星,并已申请将数量扩展至42000颗。
千帆的规模同样雄心勃勃。虽然具体细节不易获得,但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的监管文件显示,该星座最终可能扩展至近14000颗卫星。前两批卫星(每批18颗)已分别于8月和10月发射。据官方媒体报道,计划在2025年底前发射648颗卫星。由上海市政府支持的千帆已进入轨道,领先于中央支持的类似项目“国网”。
该系统将帮助中国偏远地区居民接入互联网。尽管中国工业化发展迅速,估计仍有约3亿人缺乏稳定的网络连接。由于Starlink在中国无运营许可证,无法在中国开展业务。千帆也可能在海外寻找客户,因为Starlink同样在伊朗和俄罗斯被禁。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分析师史蒂文·费尔德斯坦表示,即使不完全对美国持敌对态度的国家也可能欢迎SpaceX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考虑到马斯克与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密切关系。他说:“即使是印度或土耳其这样外交政策较为中立的国家,这种关系也可能让他们有所顾虑。
”例如,千帆于11月宣布与巴西政府达成协议。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与一位调查其社交网络X的巴西法官发生公开争执。在此期间,SpaceX在巴西的银行账户被冻结。该公司起初表示不会遵守法官封禁巴西用户访问X的命令,但随后改变立场。
千帆是中国太空雄心的技术组合之一。费尔德斯坦说:“我们看到中国在空间技术投资方面有广泛推进。”他提到了天宫空间站、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嫦娥六号任务,以及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目标。
然而,千帆的用途很可能不限于科技创新或太空探索声望,还包括军事应用。总部位于香港、专注于中国航天产业Orbital Gateway Consulting负责人布莱恩·库尔西奥说:“越来越明显的是,它对于具有特定规模和抱负的国家而言是战略性基础设施。”中国政府在2020年将建设类似Starlink的巨型星座列为优先事项。欧洲、印度、俄罗斯和台湾政府也都表示有意建设自己的星座。
Starlink在俄乌战争中已证明其军事价值,乌克兰军队将其作为快速、普及的前线通信方式,用于控制无人机和与指挥部通信等多种用途。此外,SpaceX还成立了专门的政府部门“星盾”(Starshield),已与美国太空部队和负责运营间谍卫星的国家侦察办公室签订协议。
中国能以多快速度建成其设计的系统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中国无法获得类似SpaceX猎鹰9号这样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更不用说该公司正在测试的更大、更经济的星舰(Starship)火箭。SpaceX还成功降低了卫星本身和地面接收设备的成本。
但中国擅长规模化生产。库尔西奥说,中国拥有一个快速发展的火箭发射初创企业集群,约有40至50家公司,许多都在研发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一些工程师似乎一直在认真学习:在11月的贸易展上,国有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展示了长征九号的改进版,这款正在研发的新型火箭与SpaceX的星舰极为相似。它计划于2033年首飞。
本文由未来学人编译,原文作者:The Economist,审校排版:从林,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翻译作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来学人仅提供翻译服务,不对原文内容或观点进行任何修改或代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