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年前,当两块构造板块分离时,两个岩浆室被封闭在如今的格陵兰岛(Greenland)地下。随后数千年,岩浆在稀薄环境中冷却结晶。如今,伊利马萨克侵入体(Ilimaussaq intrusion)形成了格陵兰岛西南部加达(Gardar)下方的一片巨大岩石褶皱。这片区域蕴藏着世界上30种最珍贵的原材料。
美国政府列出了50种“关键矿物”清单。目前,这些矿物主要由中国供应。没有这些矿物,现代经济和军事力量将无法运转。因此,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具有战略意义。连同东部矿床在内,该地区已探明储量包含了这50种矿物中的43种。其中,钼用于增强海上风电场的钢材强度,铽是坦克磁铁的关键成分,铜则广泛应用于电线到人工智能芯片等产品。
格陵兰岛丰富的矿产吸引了亚马逊(Amazon)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和美国国防部支持的企业。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任总统期间甚至提议美国购买该岛。作为丹麦的一部分,格陵兰岛拥有5.6万人口,他们可能正坐拥史上最大规模的资源财富。然而,在这片人烟稀少的北方土地上,繁荣并非唾手可得。
资源丰裕的经济体往往陷入衰退,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虽然格陵兰岛的处境不像某些被宝石贸易军阀摧残的国家那样严峻,但它难以避免这种诅咒的温和版本:人口稀少,依赖国家补贴,最终丧失生产力。就像海湾地区一样,很少有人愿意进入私营部门。随着石油收入即将减少,这个问题正困扰着当地决策者。
格陵兰岛的采矿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目前有170个钻探地点,较十年前的12个大幅增加。这种勘探是最古老且风险最高的经济投机活动,其回报不仅取决于地下资源,还取决于市场价格能否维持足够长时间以支撑开采。微软(Microsoft)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贝索斯投资的科博尔德金属公司(KoBold Metals)正利用人工智能寻找钻探地点,已投入1500万美元开发迪斯科努苏阿克(Disko Nuussuaq)的钴铜矿床。其他投资者已投入逾1亿美元,派遣数百名员工在极寒环境下驻扎,一家公司甚至在冰川上修建道路。
要从资源中获益,格陵兰岛需要企业开采商业矿山。单纯的勘探难以为政府带来可观收入,只有实际开采才能带来税收增长和外资流入。但目前仅有一座矿山在运营,这就是问题所在。
得益于丹麦的补贴,格陵兰岛生活水平颇高,人均GDP达5.7万美元,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政府渴望独立,希望通过发展采矿业证明自给自足的能力。但面临着说服当地人参与的困境:劳动力市场极度紧张,失业率仅为0.2%。“我们需要格陵兰人负责烹饪和后勤,”一位官员在冰岛的行业会议上说。一位投资者随即反问:“从哪里找人呢?”
海湾地区的解决方案是大量引进外来劳动力。但对人口稀少的格陵兰岛而言,即使少量移民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这令决策者忧心忡忡。政府预测显示,到2030年人口可能翻倍。据一位官员透露,每座矿山约需300名经验丰富的外国矿工,单个项目就将使当地人口增加0.5%。
政府虽然效率不错,独立愿望强烈,但人手严重不足。规划部仅有16名员工负责监管数百个许可证和环境报告。投资者已等待多年。格陵兰岛直到2009年才从丹麦手中收回地下资源控制权。根据协议,采矿版税将被削减的补贴所抵消,这削弱了加快开采的动力。尽管长远收益可能远超基准,但在未来数十年里,政府实际上需要上缴所有收入。
寒冷的气候
此外,格陵兰岛88%的人口是因纽特人(Inuit),这个土著群体强烈维护其资源开采权。遗憾的是,本土企业既缺乏专业知识也缺乏资金。其他国家通常给予矿商税收减免直至收回初始投资,但在2021年,执政四十年(仅中断四年)的联盟党(Siumut)因给予一家持有加达矿山股份的中国公司优惠待遇而落选。许多当地人更倾向于发展渔业和旅游业,认为这些行业能更快带来收益。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的繁荣末期也让决策者担忧。政府只能通过引进外劳来开发资源。几乎没有沙特人愿意创业,多数人偏好轻松的公职或仅靠国家补贴生活。结果导致国家生产力大幅下降。如今,沙特正投入数千亿美元解决这些问题,吸引外资,扶持本土企业家,推动本地企业减少外籍员工。“现在为格陵兰岛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比日后纠正类似的经济问题要容易得多,”一位官员表示。但决策者尚未明确具体方案。与此同时,投资者正在变得不耐烦。
本文由未来学人编译,原文作者:The Economist,审校排版:从林,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翻译作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来学人仅提供翻译服务,不对原文内容或观点进行任何修改或代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