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源股份的“无管理”变革
从成立之初籍籍无名的部件供应商,到如今成为一家布局涉及部件业务、未来教育、企业服务等6大领域的科技企业,视源股份业务扩张背后,是孙永辉充满人情、自组织、自驱动的“中国式管理”。
-
利润共享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满意程度
从2000年中期开始,范围更广的资本共享计划激励了更多的员工,这一计划比美国与欧洲传统的关注个人表现的手段范围更为广泛。
-
管理理论正在成为过时观念的代名词
理论大师已经逐渐与他们试图掌控的世界脱节,管理理论自我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
如何发现企业DNA?
你如何发现自己公司的DNA呢?从深挖企业的档案开始,和早期的员工聊天,阅读企业历史,看看原始构想和创始人的价值观。他们如何看待世界?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对于人类行为和价值的创造核心看法是什么?
-
赢得数字时代的人才之战
比起工作在数字化成熟的组织、有更多开发技能机会的人来说,那些觉得雇主没有为他们提供发展数字技能机会的人更可能在一年之内离职,而且这一可能性是前者的六倍。
-
过度的管理每年花费美国3万亿美元
相比与以前,更多的人在科层制大组织中工作。据我们估算,过度科层制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损失,约占GDP的17%。
-
领导人像蒲公英,还是像榕树?
用蒲公英坚韧、有弹性、滋养别人的特质来作比喻,也许比榕树象征的严格、没有弹性的领导风格,更适合应用在今日这个持续变动的数字世界。
-
我把公司变成了社群
在的经济危机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就是拥有社群(community)意识的公司愈来愈少。公司必须重新号召员工投入工作,重新思索管理和领导的真义。
-
只关注股东利益会扼杀制造业
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认为,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股东利益,自由市场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这一战略的成功代价是企业与大众之间的分裂。
-
改变组织文化的10个要点
在来自130个国家的7000余位企业领袖和人力资源主管中,82%都将企业文化视为潜在竞争优势。但只有28%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很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同时只有19%认为他们拥有“正确的企业文化”。
-
戴尔通过“入驻企业家”来鼓励内部创业
入驻企业家的概念是,拥有公司内部所不具备技能的某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暂时到该公司中试图推行某种创新理念。入驻企业家是高级别的,可以直接向最高领导请示,从而能够快速运行并协助做出决断,他们可以带着创新加入进来,随后又可以退出。
-
雇佣模式创新:企业巨头如何为自己注入创新力?
企业巨头正面临着来自创新和颠覆性科技两大冲击的毁灭性打击,但它们正在尝试把这些威胁因素转换为关键的竞争性优势。
-
为什么创始人领导的公司业绩更好?
能够长期保持利润增长的公司,其创始人大多还参与业务运作,或仍然是董事会成员。最为关键的是,公司还按照其创始人当初制定的业务方向、以及运营准则运作。